马德兴:U17女足备战时提出对标朝鲜;足协曾质问男足为何做不到

temi (1) 2025-10-27 20:35:40

10月26日,记者马德兴在《体坛周报》上发文谈到了U17女足从世少赛小组赛出线背后的一些故事。

马德兴写道:

当2008年龄段U17女足在苏州集训期间,记者曾奔赴现场进行观看,当时就和教练组直言:“小组出线没问题,我相信可以放一颗小卫星!”果不其然,中国队小组赛首战便以5比0大胜挪威队,虽然第二轮2比5负于美国,但是最终还是以小组第二名身份晋级。记者之所以有如此判断,根本原因就是女足队员们过去一年来苦练的程度远超外界想象。

建队伊始 对标朝鲜

记者第一次接触中国2008年龄段U17女足队是2024年10月下旬、11月初,当时队伍的第一次选拔集训在云南玉溪高原基地内进行,且接近尾声。主教练王洪亮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组队目标很明确,就是对标朝鲜!”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四字方针,就是因为2024年第8届女足U17世界杯当时正在多米尼加进行,朝鲜女少队一举杀入决赛,并最终通过互射点球战胜了西班牙,三度登上世界冠军宝座。一个多月前,朝鲜U20女青队在女足U20世界杯上击败日本队,夺取了世界冠军。朝鲜女足两支青少年队伍连夺世界冠军,抛开年龄方面的争议不说,核心一点就是练得狠、练得苦!

实际上,要说朝鲜队的技术多出色,肯定赶不上邻国日本女足。而该队的战术也未必能和西班牙、美国等世界强队相比。而且,朝鲜女足到国外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也不算多。她们靠什么去夺取世界冠军?就是一个“练”字,拼命练、拼命跑,用场上不惜体能的跑动去拖垮对手、用跑动弥补技战术方面的缺陷。所以, 中国女少队从组队初就提出了“对标朝鲜”的目标,就是要在跑动方面不输朝鲜队。 那么首先要苦练,没有充沛的体能做基础保障,再先进的战术设想都是空中楼阁。

让王洪亮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很重要一点就是这些年来,无论是在男足队伍执教还是前往女足国字号队伍担任助教,他都感觉队员的训练量和强度不够。在组织U17女足首期选拔集训时,受客观因素影响,不少适龄球员被抽调到更高年龄段的女青队参加集训而缺席,但参加选拔的球员不光是基本功不扎实,体能也不过关。在这样的基础和现实面前,王洪亮和教练组反复研讨后才提出“对标朝鲜”的目标,更是球队的发展与建设方向。

所谓“对标”,一方面是希望能在竞技成绩方面有所突破、向朝鲜女足看齐,但更重要的还是训练量必须大幅度提升,提高小队员们的基础跑动能力,只有在场上多跑动,才能完成各种技战术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在执行前场高压战术时更需要足够的体能来支撑。

从去年10月23日起正式在玉溪 集训,到今年10月18日女足U17世界杯小组赛首场对阵挪威队,中国U17女足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2胜1负取得小组出线的历史性突破,便是最好的注解。而在比赛中,姑娘们所展现出来的跑动能力无疑是变化最大的。当然,距离设想的目标还是有一些差距。

一日三练 朝鲜抽筋

当中国队在世界杯赛场上以5比0狂胜欧洲亚军挪威队、4比0大胜南美季军厄瓜多尔队时,相信看过比赛的球迷都会感慨:女少队踢的是现代足球,主动追求进攻,而不是以往各级国字号队伍所采用的“防守反击”打法。即便是对阵本届赛事的夺冠热门之一美国女足,中国小姑娘们依然是主动攻出去,与美国队 对攻,展现出了新一代中国女足球员们的全新特征。而能够让小姑娘们如此自信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在过去一年的准备期中她们付出了外人所难以想象的汗水与泪水。

为了实现“对标朝鲜”的目标,女少队每次集训期间采用的都是“一日三练”。虽然没有“早操”,但每天训练的安排相当紧凑,突出“大量”。一般的安排是这样的:上午安排技术训练,突出个人专项训练;下午则是对抗训练,从4对4到7对7,再到全场对抗;晚上则是位置技术结合场景训练。或者,上午进行对抗训练,下午进行场景对抗,对抗训练中重点突出的是“转换”,转换的强度都是至少30米到70米的往返跑动;晚上则是个人技术专项训练,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或是健身房进行个人身体训练,补强自己的弱点。只有每次集训临近尾声、安排热身比赛时,才会改成“一日两练”。每隔三天将有一次高强度训练课。 非高强度训练课,每名球员的跑动总距离在9000米至12000米,其中高速跑在500米至700米、冲刺跑则至少为100米至200米。在高强度课时,每名球员的跑动距离则是12000米起步,最高可达15000米!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现在的中超联赛甚至包括男足各级国字号队伍一场比赛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数据。所以, 中国足协内部9月初在西安进行的U23亚洲杯预选赛小组赛结束后,曾向教练组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先不要谈技术、战术问题,为什么17岁的女孩子一场比赛平均跑动距离可以到12000米以上,而中国男足队员却做不到?

或许球迷并不清楚,朝鲜男女足球运动员以能跑、善跑而著称,朝鲜青少年女足队伍连夺世界冠军,靠的就是“跑不死”。今年7月,中国女少队在结束漳州集训来到大连后与应邀来访的朝鲜女足进行了三场对抗赛。抛开战绩先不说, 在热身赛中,中国队居然无人抽筋,反倒是朝鲜队员在比赛进行至70分钟时开始抽筋了。这是中朝女足各级国字号队伍以往交锋中从未有过的现象。 而这个小细节或许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这支女少队从上到下在过去一年中究竟付出了什么。而来访的朝鲜女少队在大连基地内,一早就开始出操。而同样是转换强度训练,30米加速折返跑,要求是90米之间即足球场两个底线之间的往返跑动。当中国队教练组在观看完朝鲜队的训练后,询问女少姑娘们有何感受时,队员们才意识到:教练组如此要求并不为过。

不过,这次女少队在U17世界杯三场小组赛中,数据并没有达到预期,这恐怕与小姑娘们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尤其是世界杯有很大关系,心理方面的紧张导致不必要的消耗过大,这也自然影响到了球员的体能状况。但即便如此,女少队在比赛中没有出现抽筋现象,甚至比每个对手都还能跑,这多少还是令人欣慰的。

热身太少 经验缺乏

坦率地说,一个月前在苏州采访这支球队时,记者就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即希望这支女少队能在U17世界杯上取得突破。一方面,中国足球在现在的大形势下迫切需要竞技成绩来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中国足球最大的问题就是练得不够,无论男女,用中国足协主席宋凯的话来说,就是缺练!这支U17女少队过去一年多来付出这么多,练得这么苦,如果能在成绩方面有所突破,则相当具有说服力。即便是现在的职业俱乐部聘请了那么多外籍教练,但日常训练仍如同混日子,所以中超联赛才会节奏如此之慢、对抗如此之差,参加外战才如此不堪一击。某种程度上,这支U17女少队如果能取得突破,完全可以为中国足球打样!

在苏州集训期间,曾有这样一则插曲。因为9月有国际足联指定的女足国际比赛窗口期,澳大利亚籍教练米利西奇所执教的中国女足也安排在苏州集训。其间,米利西奇曾找女少队教练组询问过朝鲜女足的情况,因为明年3月在澳大利亚进行的女足亚洲杯,中国女足与朝鲜女足同分在一组。中国女少队7月曾在大连和朝鲜女少队进行过三场热身赛,他希望能从侧面了解朝鲜女足的情况。 当女少队教练将在大连集训期间的所见所闻完整地介绍给米利西奇之后,米利西奇对朝鲜女足如此练法感到无法理解。而在观看了女少队的训练后,女足国家队教练组也感觉不可思议。但如今回过头来看,或许正是这种不可思议才让中国女少队得以在这次世界杯上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当然,对这支U17女少队而言,目前最大的遗憾恐怕还是球队从成立至今,所参加的国际高水平热身赛有限,远无法和09年龄段男足U16国少队、已经解散的08年龄段男足U17国少队相比,这严重影响到了队伍的发展。据统计,这支队伍从2024年10月成立至今,除了今年1月前往日本拉练(3胜2平)期间与日本同龄女少队进行两场热身赛(1胜1平)之外,就只有今年7月朝鲜女少队到访进行了3场热身赛(1胜1平1负)。而且,与日本女少队的两场热身赛均只进行了60分钟,某种程度上还不能算是正式的国际热身赛。很显然,这样的国际比赛经历对征战世界大赛的女少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本来,女少队计划9月1日起奔赴海外拉练,每三天一场热身赛,至少要打15场到20场高水平的国际比赛,帮助小姑娘们积累大赛经验。但由于各种原因,女少队只能改在苏州集训。但集训期间只练不赛显然无法让队员们得到提升。而女足国家队同期安排在苏州集训时,也不愿意陪小女足热身,无奈之下,教练组提出临时组织中国女足U23国家队到苏州集训,这支U23女足队的任务就是陪U17女少队热身。为此,像张池明、关震等其他女足队伍的教练都过来临时帮忙,指挥U23女足国家队配合U17女少队进行热身练兵。而热身赛中,U17女少队均以大比分取胜。

出战世界杯之前,女少队提前奔赴摩洛哥,一方面是适应天气、场地情况,另一方面则是参加了三场热身赛,包括4比1胜喀麦隆女少队、5比1胜东道主摩洛哥女少队、5比0大胜新西兰女少队。在U17世界杯上,摩洛哥队0比3负于巴西队、1比3负于意大利队,勉强以成绩最好的四个小组第三名之一晋级16强;而喀麦隆队则是3比4负荷兰队、1比2负朝鲜队、0比1负墨西哥队,小组便遭淘汰;新西兰队则是0比3负日本队、1比4负巴拉圭队、0比4负赞比亚队。结合这三场热身赛,再看一下中国女少队在小组赛中的表现,或许我们可以更清醒地认清这支U17女少队的整体实力以及目前在世界女子足坛这个年龄段的位置。虽然球队以2比5负于美国队,但中国队在这场比赛中的整体表现并未处于下风,恰恰是因为女少姑娘们缺少国际高水平比赛的锻炼,才导致队伍在1比0领先的大好形势下,在对手高压下出现失误,被美国姑娘抓住机会,追平比分并反超,女少姑娘们显然缺乏足够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好在小组赛最后一场比赛之前,队伍的调整见到了效果,再加上实力占据上风,最终以4比0大胜厄瓜多尔队,从而晋级淘汰赛。

面对巴西队的这场1/8决赛,或许中国女少队会被各方所看低,毕竟巴西女足是世界级强队。但不管未来成绩如何,中国女少姑娘们已经创造了历史,在世界舞台展现了自己,更明确了接下来的发展方向。这其实已经足矣!

THE END